為了感謝雷濤對自己女兒的救命之恩,蔡邕盛情邀請雷濤到自己家中做客。于是在當天下午,雷濤拎著兩瓶茅臺酒和一條大豬腿,拉著崔盈盈一起來到了蔡邕的家中。
蔡邕的祖父蔡攜,字叔業(yè),順帝時曾任職司空。蔡邕的父親蔡棱,品行清白,字伯直,被命謚曰貞定公。蔡邕的母親袁氏,也出身于門閥世家,乃司徒袁滂之妹。他的叔父蔡質,字子文,靈帝時曾任尚書一職。
這樣的家世,正如蔡邕自己在《祖德頌》中所稱的“世載孝友,重以明德,率禮莫違”。所以盡管蔡邕曾經(jīng)獲罪充軍,但是陳留城內的蔡府仍然占有很大一片面積的土地,府內的屋宇成群,亭臺樓謝錯落有致,嚴然還是個高門深院的大戶人家。
而與此成反比的是,蔡府門前沒有家奴看門,府門更是已經(jīng)陳舊不堪。雷濤用手對著門上的銅環(huán)輕扣了幾下,府門立刻被人打開,開門的居然是蔡琰這個小丫頭。
“民女蔡琰給雷壯士和崔姐姐見禮啦!雷壯士請,崔姐姐請?!辈嚏c雷濤兩人見過禮之后,立刻在前面引路,七拐八彎之后,進入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廳堂。廳堂正中擺著一張高約45公分的黑檀木桌案,上面文房四寶一應俱全。桌案前面的地上,隨意地放著幾個青色的加厚蒲團??磥硐笫遣嚏叩臅?。
蔡邕站在廳堂門前親自等候,一見雷濤兩人,立刻行了個大禮,口呼:“兩位恩公在上,蔡邕有禮了?!?br />
雷濤與崔盈盈急忙還禮,然后一起入廳堂落座在蒲團上面,跪坐的方式讓雷濤感覺實在別扭,于是干脆盤腿而做。對于雷濤的特異獨行,蔡邕早就見怪不怪了。但是由于生活窘迫,對于雷濤隨身所帶的大豬腿和茅臺酒,卻大感興趣,不時的用眼睛掃上一眼,心說客人隨禮,不是應該進門先唱禮嗎?這難道不是禮物?
蔡邕的神色,雷濤早已看在眼里,只是剛才一連串的各種見禮,弄得自己頭昏腦脹,根本來不及談起茅臺酒的事情。現(xiàn)在見時機已到,微笑著說道:“我今天過來是準備與伯喈大醉一場的,因不忍讓伯喈破費太甚,所以酒菜都帶來啦,你喚家奴來把這條豬腿拿去燉了?!?br />
聽完雷濤的話,蔡邕滿臉尷尬,苦笑著說道:“我現(xiàn)在哪里還有什么家奴啊,這庖廚之事全是小女在操持,待我喚她過來?!?br />
雷濤連忙攔?。骸安?,不必勞煩她了,我的廚藝也不錯,要不我們就在院中邊煮邊吃邊敘如何?”
十二年的漂泊和窘迫的經(jīng)濟條件,早就讓蔡邕變得灑脫起來,當下笑道:“邊煮邊吃邊敘,必定別有一番滋味,我看甚好?!?br />
雷濤立刻來到院中,在蔡邕驚奇的注視下,不斷的憑空掏出桌椅板凳,鍋碗瓢盆。并且開始切肉洗鍋。不肖片刻,一鍋香氣撲鼻的燉豬肉就開鍋了,漢代男女之間的壁壘還沒有這么嚴重,蔡邕直接把蔡琰喚來,四個人圍桌開吃。
雷濤打開一瓶茅臺,取出四個三錢的小瓷杯,仔細的一一斟滿,然后笑著對蔡邕說道:“此酒名曰茅臺,有三大與眾不同的優(yōu)點,其一酒體醇厚濃烈,醉酒不上頭。其二酒液粘稠掛壁,賽過瓊漿玉露。其三空杯留香,回味無窮。”
聽完雷濤的介紹,這蔡邕早就饞得口水直流了,也完全不顧什么名士形象了,迫不及待地端起酒杯一飲而盡。然后雙目微閉,口中連連驚呼:“入口綿柔,濃而不烈,口齒生香,果然是難得一見的好酒?。 ?br />
連續(xù)三杯酒下肚,從沒喝過白酒的蔡邕,舌頭漸漸有點不利落了,拉著雷濤問道:“雷壯士,看你的年紀應該已經(jīng)加冠了吧,為什么沒有字號呢?我年長你十多歲,要不我?guī)湍闳€字號吧?”
雷濤聞言大急,自己今天來此的主要目的是來騙蔡邕的墨寶的。這好不容易讓蔡邕欠了一個天大的人情,如果讓他給自己起個字號就把人情還了,那也太不值得了。急中生智,突然靈光一現(xiàn),微笑著說道:“其實家父早就為我起了字號,只是身為游俠,只想低調行事,所以一直不曾報出字號。”
蔡邕早已醉態(tài)可掬,聞言笑著說道:“那就說于老朽聽聽,我一定替你保密。”
“云龍?!崩诐仓^皮,從嘴里擠出兩個字,不敢抬眼看人。這副模樣把知道雷濤底細的崔盈盈,又逗得忍俊不禁,笑得花枝亂顫。
此時,年僅14歲的蔡琰卻一本正經(jīng)的插嘴說道:“濤起龍現(xiàn),龍飛九天舞祥云,云龍這個字號非常的貼切,民女覺再沒有任何字號能超過這兩個字了?!?br />
蔡邕撫著顎下花白的短須,含笑說道:“雷濤雷云龍,好霸氣的名字,我看你今后就不要再藏著掖著了,從今往后就亮出你的字號吧,你完全配得上這個字號?!?br />
雷濤暗暗抹去從額頭滴下的一滴汗水,端起酒瓶再次為眾人斟滿酒杯。話鋒一轉,笑著說道:“傳言說蔡伯喈藏書萬卷,不知是真是假?”
“當然是真的。”萬卷藏書一直是蔡邕畢生的驕傲,他當然不準許任何人對此產生懷疑,那可是自己的名聲,說著就晃晃悠悠的站了起來:“你惹不信老朽這就帶你去參觀我那萬卷藏書?!?br />
雷濤連忙一把拉住蔡邕,把他按回到座位上,笑著說道:“我當然相信,不過我還聽說當年篆刻《太學石經(jīng)》的竹母本是伯喈所提供的?”
“那當然,母本總計儒家經(jīng)典著作七部,分別是《魯詩》《尚書》《周易》《春秋》《公羊傳》《儀禮》《論語》,全是我一個字一個字刻出來的,我現(xiàn)有母本計444卷,就在我的藏書閣中放著?!贝藭r蔡邕酒意上涌,已經(jīng)滿臉通紅了。
雷濤滿臉笑容的說道:“我從小對伯喈的飛白書法和《太學石經(jīng)》非常仰慕,不知伯喈能否送我一幅飛白書法的墨寶,然后再讓我觀賞一次《太學石經(jīng)》的母本。”
雷濤的話算是撓到了蔡邕的癢癢,聽得蔡邕當時就眉開眼笑起來。
《太學石經(jīng)》又稱《熹平石經(jīng)》刻于東漢靈帝熹平四年(公元175年),東漢時期漢靈帝為了維護統(tǒng)治地位,下令校正儒家經(jīng)典著作。由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經(jīng)抄刻成石書,一共刻了8年,刻成46塊石碑。每塊石碑高3米多,寬1米多,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(jīng)本,全部用隸書一體寫成,字體方平正直、中規(guī)中矩,極為有名。
而“飛白書法”是蔡邕獨創(chuàng)的書法字體,傳說有一次蔡邕路過鴻都門,看見工匠們正在用掃帚刷墻,掃帚在墻上刷過的痕跡絲絲漏白,讓蔡邕很受啟發(fā),回家后他便創(chuàng)造了這種強調飛白枯筆的用筆方法。
“日前云龍救小女于危難之時,讓老朽一直耿耿于心,不知如何報答。即然云龍喜歡老朽的書法和親手篆刻的《太學石經(jīng)》竹簡母本,老朽就將母本送與云龍,再用飛白書法,抄寫一遍《太學石經(jīng)》送與云龍如何?”
雷濤聞言當即大喜,立刻又取出兩瓶茅臺酒:“我觀伯喈非常喜愛這種酒,這兩瓶酒就送與伯喈閑暇之時品嘗吧?!?br />
蔡邕也不推辭,伸手接過。日頭西下時,四人方才盡歡而散,雷濤順勢收取了44卷《太學石經(jīng)》的竹簡母本后,心滿意足的離開了蔡府……
(未完待續(xù))
25.蔡邕的禮物
小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